“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現場交流會召開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現場交流會召開

  北京茶世界資訊:8月20—21日,“浙江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現場交流會在浙江省武義縣召開,浙江省茶葉主管部門負責人、茶葉龍頭企業(yè)代表、項目專家及技術骨干等共計90余人參加了本次現場會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阮建云研究員、浙江省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站站長陳紅金研究員、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陸德彪研究員、武義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王躍偉等領導應邀出席,會議由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廖萬有研究員主持。

  交流會上,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阮建云研究員向與會代表介紹了項目的情況,闡釋了“雙減”的含義:在不降低茶葉產量、品質的情況下,實現多余化肥、農藥的減量,提升茶葉質量安全,改善環(huán)境,增加茶農收入。

  浙江省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站站長陳紅金研究員介紹了浙江省全面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促進農業(yè)高水平綠色發(fā)展情況,他認為減少過量施肥和盲目施肥,并非簡單地拒化肥于千里之外。

  浙江茶區(qū)負責人馬立鋒博士及部分技術骨干介紹了浙江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及相關研究進展,與會代表積極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各個技術模式設置的適用性及推廣應用前景。

  如何減肥,如何提高肥效?馬立鋒博士給出了建議:利用精準肥料用量、調整肥料結構、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改進施肥方法、配套土壤酸化改良等一系列技術途徑與模塊來實現,如使用茶樹專用肥、新型肥料等功能性肥料;利用機械施肥、水肥一體化等高效施肥方式等等,最終達到土壤質量和環(huán)境狀況明顯改善。

  就農藥減量的問題,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李兆群博士認為可通過預測預報、數字化色板、窄波LED殺蟲燈、害蟲性信息素等農業(yè)綜合防治技術來代替純依靠農藥,最終實現農藥減量,降低茶葉農藥殘留種類和殘留量。

  “浙江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針對浙江省茶園化肥用量大、有機肥替代比例低、專用配方肥使用比例不高、化肥利用率低等問題,根據浙江省茶園土壤條件,通過對主產茶類養(yǎng)分吸收特性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規(guī)律的研究,集成了不同茶類氮素總量控制、適宜養(yǎng)分配比、有機養(yǎng)分替代、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形成了“有機肥+茶樹專用肥”“有機肥+新型肥(硝化抑制劑)”“茶樹專用肥+酸化改良劑”“沼液肥+茶樹專用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特異品種茶樹施肥”等6套化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在浙江武義、紹興、富陽、安吉、建德、天臺、蘭溪等地進行試驗示范,化肥減施23%~75%,茶葉增產3.3%~19.5%,新梢養(yǎng)分利用率提高0.5%~7.8%,氨基酸總量增加0.01%~0.47%,成品茶感官品質有所提升,每畝節(jié)本增效995~1497元,土壤質量和環(huán)境狀況明顯改善。

  針對浙江茶園高效無害化防治技術缺乏、化學農藥使用量大、茶葉安全風險隱患較高等問題,摸清了灰茶尺蠖、茶尺蠖、茶小綠葉蟬等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集成預測預報技術和性誘殺、窄波燈光誘殺和數字化雙色色板誘殺等天敵友好型技術,篩選出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等生物農藥、高效低水溶性農藥,形成浙江茶園灰茶尺蠖、茶尺蠖、茶小綠葉蟬等主要害蟲的化學農藥減施防治技術模式,在浙江武義、紹興、安吉、建德、遂昌、新昌等地進行試驗示范,化學農藥減施30%~90%,茶葉增產3.4%~19.3%,每畝增收198~1477元,示范區(qū)茶葉農藥殘留種類和殘留量大幅降低,部分達到出口歐盟標準。

  此次現場會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站聯合主辦,武義縣農業(yè)農村局協辦。會議的召開,促進了課題間的溝通和交流,對進一步開展“雙減”技術模式示范工作起到了較好的推動效果。

?? ? ?(編輯:謝周煒)

? ? ? ?來源:中國茶葉? ? 北京茶世界

? ? ?出品:北京茶世界

? ? ?顧問:于觀亭? ? 鄭國建? ? 陸堯

? ? ?主編:曉林

? ? ?常務副主編:林文彬? ? 謝周煒

? ? ?副主編:吳伙樹

? ? ?編輯:曉林? ? 林文彬? ? 巧霏